愛爾蘭債務危機罩頂,借貸成本在上周一度創下史上新高。英國廣播公司(BBC)稱,當前重點已非愛爾蘭「是否」提請紓困,而是「何時」才會正式向EFSF開口,歐盟官員的態度是:及早介入,比持續觀望,直到市場強迫愛爾蘭就範來得好。
歐盟希臘財政會談 市場緊繃 〔陳穎柔/工商時報2010.11.15摘要〕 歐洲主權債危機再起,除愛爾蘭之外,另一個令市場人士繃緊神經的就是希臘。希臘政府訂於本周一起與歐盟、歐洲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IMF)的代表展開財政會談。
希臘政府原先允諾於2010年達成的財政目標現在看來恐怕會砸鍋,只有寄望2011年。歐盟、歐洲央行和IMF的代表周一前往希臘首都雅典評估希臘政府為穩定公共財政,截至目前所做的努力。
這些代表將視希臘財政改善情況決定是否繼續對希臘紓困,而給予紓困金額90億美元。今年5月,歐盟與IMF同意對希臘紓困1,100億歐元,而90億歐元是其中的第3筆。
之前,希臘政府為獲紓困,曾允諾透過大砍政府預算、大刀闊斧改革希臘經濟等措施來控制財政支出,截至目前,希臘已獲300億歐元金援。
南韓躋身全球第7大出口國 〔鍾志恒/工商時報2010.11.15摘要〕南韓在今年可望成為全球第7大出口國。
按世界貿易組織(WTO)和韓國國際貿易協會(KITA)的數據,南韓今年在1月至8月期間的整體出口規模達2,991億美元,較2009年同期成長32.6%,在全球排名第7位,僅落後法國的3,352億美元,是南韓有史以來最高排名。
在2009年,南韓排名第9,第7名是義大利,第8名是比利時。但目前已經迎頭趕上這2個國家。
另外,南韓也是亞洲第4大經濟體,其10月出口衝上441億美元,創下單月出口最高記錄,並讓其亞洲的經濟地位更為鞏固。
南韓出口以資訊科技產品為主,包括半導體和液晶顯示器等。至於被趕上的義大利和比利時的出口,則以醫療供應、汽車零件和石化產品為主。
根據資料,在今年1至8月期間,全球5大出口國分別是中國以9,897億美元躍升為全球最大出口國,打敗美國的8,228億美元和德國的8,073億美元。至於排名第4的日本為4,917億美元,第5名荷蘭為3,638億美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