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地球生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地球生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0年12月30日 星期四

中市治安差 又傳白晝搶案

國民黨政績182

〔摘要12.30.2010 蘋果 邱植培、鄭敏玲〕 台中市前午才發生白晝擄人槍擊案件,不到24小時,勤美誠品綠園道昨早又有一名婦人遭歹徒持槍行搶,歹徒作案後騎贓車逃逸,警方透露已掌握歹徒身分為台中市民。

重大治安事件頻傳,市長胡志強昨卻表示都是偶發事件,感受明顯和市民不同。對於白晝擄人槍擊案,市長胡志強說:「這個案子已經破了嘛!」另一起挖出大批槍彈,胡志強認為:「就是風聲緊,(歹徒)才把槍藏起來。」

胡強調,近幾起刑案,都是偶發事件,不能解讀成黑道勢力有意挑釁。此事也在PTT上引發討論,有網友表示,台中一下子是擄人勒贖,一下子是開車輾屍體,治安亂,所以「亂」字最能代表台中

 

桃園老街溪遭汙染 溪水染紅似血水〔摘要12.30.2010 蘋果 張沛森˙石明啟〕桃園縣平鎮市老街溪段昨遭廢水污染,溪水染紅,彷彿「血水」,散發陣陣惡臭,綿延數公里長,令人怵目驚心。

經環保局稽查人員檢測,研判是上游染整廠排放,平鎮市代副主席莊訓基和新勢里長陳秀榮要求環保單位追查元兇,民眾痛罵「沒良心,只顧賺錢」。

莊訓基和陳秀榮指出,前晚新街溪被染成紅色,兩個小時後,溪水恢復正常,昨天上午,上游又出現大量廢水,溪水溶氧量低,成百上千條的吳郭魚漂游至岸邊,不斷地在水面上張口呼吸,魚群聚集,吸引小白鷺前來覓食。

溪流內魚群嚴重缺氧,奄奄一息,民眾擔心魚群大量暴斃,造成二次污染溪流。
大罵業者「無法無心」、「只顧賺錢,嚴重破壞環境」。

溪流染紅,非常嚇人,有人拿起手機拍攝,要求環保單位揪出這種不肖廠商,重重罰款,徐姓民眾說,新街溪以往溪水清流,水中有許多生物,他還說,桃園縣長吳志揚宣稱要整治溪流,還給民眾乾淨的溪水,這次污染事件,重重打擊政府威信,希望政府「硬」起來。

 

288秒煙火連線 燒掉近億 歷年之最〔摘要12.29.2010聯合報〕民國一百年即將到來,台北市政府昨天表示,跨年倒數那一刻,花博大佳園區及信義區九棟大樓,將同步施放一百秒煙火秀,接著再由101大樓壓軸施放188秒。兩地煙火秀總共288秒,是歷來跨年煙火之最。

其中101煙火耗資六千萬元,花博大佳園區煙火加信義區九大樓煙火也要三千萬元;總計近億元的煙火秀,施放規模也破了紀錄。預計今年跨年人潮將塞爆信義區。

參考資料:地球生態34 不許 州官點燈

又見蚊子館 圓山輕食區 3年租不出去〔摘要12.30.2010自由陳璟民〕又見政府花公帑卻蓋出蚊子館!台北市政府打著改善圓山風景區環境大旗,五年前在登山步道旁花費約250萬元興建輕食區、公廁等,希望委外經營,提供山友、遊客飲料點心等。

但三年半前完工後,疑因設計不良,店舖閒置至今,乏人問津。圓山休閒觀光發展協會副總幹事黃炳三質疑,沒有汽機車便道可達輕食區,現場無遮陽設施,民眾夏天在大太陽下坐不住;輕食區非山友、遊客必經之路,集客不易。

黃炳三說,攤商預期生意不佳,沒有進駐意願,店舖輕鋼架結構、鐵皮屋頂與牆壁等已有銹蝕現象

酒客持槍嗆聲 遭酒店少爺圍毆 〔中國時報2010.12.30摘要〕   兩名酒客到北市「君悅酒店」消費,與酒店少爺發生衝突,持槍返酒店嗆聲,反遭酒店員工痛扁,一名酒客傷重不治,另名酒客被強押拖回酒店樓頂拘禁圍毆,幸經警方及時救出。

台北地檢署廿九日依殺人、妨害自由等罪起訴酒店現場負責人林義修、業績幹部黃柏仁、黃瀚德等十二人,因細故殺人,手段凶殘,惡性重大,對黃柏仁求處無期徒刑、黃瀚德求刑十五年。

國道電話 真的打不通【摘要2010/12/30 聯合報】 記者二人一組火速上高速公路,趕到國六東向廿九公里的位置,「車旁真的有一座橘紅色緊急電話」,緊急電話真的會不通嗎?

「真的不通」開車到距離一公里處另一座緊急電話箱,這下更離譜,打開裡面竟放了一張「測試中暫不開放」告示。交控中心人員直言,通訊光纖、電力銅纜遭竊,所以緊急電話才不通。

 

 

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種電大轉彎 立委批政府詐騙集團

馬英九政績400

〔摘要12.28.2010自由 陳曉宜〕馬政府一紙公文,推翻政府自定的遊戲規則,讓太陽能光電業者與配合租用土地的農漁民蒙受損失;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昨召開「再生能源專案報告」,藍綠立委砲轟政府違背信賴保護原則,是全國最大的詐騙集團,坑殺綠能,犧牲災民

98年度的「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審定會」,歷經五次會議、三次聽證會,定下每度收購電價11,適用在民國九十九年與台電簽約的廠商;

但今年十二月十七日,行政院一紙行政命令,竟將躉購電費計價從「簽約日」改為「完工日」,也就是依照完工當年的費率收購。民進黨立委潘孟安指出,明年躉購費率要大降一半,每度約僅七點多元,馬政府擅改遊戲規則,讓人民無所適從,簡直就是全國最大的詐騙集團

潘孟安說,莫拉克風災災區的屏東縣為了協助農漁民重建、減少抽地下水,鼓勵農漁民把土地租給太陽光電業者,可收租金,又可擔任設備管理員,月入三萬元;豈料都談好時,卻政策大轉彎,真是太可惡了。

行政院政務委員梁啟源指出,今年估計有180萬瓩的太陽光電發電量,這樣的量會讓全民電費增加;以西班牙為例,大量發展太陽能光電的結果,雖造就就業,但全民承擔不了,只好停機,失業更多、損失更大,為避免這樣情況發生,為政者必須勇於改變政策。

民進黨立委田秋堇痛批,梁啟源根本是以錯誤的資訊危言聳聽,依專家計算,即便今年太陽能光電全部供電,每度電價也只增加0.0031元,不到一分錢;而西班牙的狀況是政府無上限的收購,但台灣是有上限的,獎勵總量是650萬瓩至一千萬瓩,馬政府的說法簡直就是胡說八道

國民黨立委鄭麗文表示,行政命令怎能超過法律規範,更何況是違反人民基本權利的行政命令,她痛批,「你叫業者、外商、人民如何相信政府?」

馬英九是怠忽職守 不是謹守分際【摘要12.28.2010/顧爾德】馬蕭兩人競選時標榜的口號:「完全執政,完全負責」,總統府、行政院到立法院都是國民黨掌控,卻還把搞了近十年的健保改革搞成四不像,不禁令人要問:這個完全執政的政黨,到底有沒有執政能力與負責擔當?

今年三月,楊志良因為二代健保改革受阻而萌生辭意,當時馬英九大力慰留。接著馬英九出訪馬紹爾時,也誇讚隨行的楊志良在健保改革表現傑出。四月間,馬英九聽取楊志良二代健保規畫案時,又一次背書,還指示二代健保要在民國101年上路

楊志良人留下來了,但經過九個月「二代健保」還是沒有被立法院接受,草案被迫改得面目全非。不能否認,二代健保方案有缺失。但必須要問:這九個月以來,從衛生署、行政院到總統府,為這個草案做了哪些努力,讓草案更完善,讓更多人了解二代健保?

楊志良卻認為這會讓立法進度沒完沒了、「三十年都不夠」,他還批評民間團體不夠用功,不了解法案。楊志良有專業官僚的自信與自負,其結果卻讓廣大「不用功」的民眾不了解二代健保,也讓衛生署失去廣大民意後盾。

對於總統背書的重大政策,行政院未能在九個月之間與立法院溝通協商,這是怠惰還是靠勢?以為「完全執政」了,立院同志一定會罩行政院的法案?

而馬英九呢?當自己背書的政策在行政立法部門協商受阻時,居然默不吭聲,那麼九月前相挺是在做戲、糊弄嗎?馬英九的不作為絕非「謹守分際」而是「怠忽職守」。

這種不作為讓部屬心寒,更讓人民對這位政治領袖失去信心。誰還會相信總統信誓旦旦要推動的政策?相信總統有決心要克服困難實現政見?有誰還會認為這位總統具有領導能力?

總統權責,本來就應該主動統合五院的政策歧異,不是默默地站在一旁看著政府內部吵翻天。

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發生,外匯市場遭國際投機客狙擊,當時行政院和央行對於匯率問題有不同意見,李登輝介入化解雙方歧見。

二○○○年民進黨上台後,台灣面臨全球不景氣,陳水扁也出面請蕭萬長主持經發會。這些都是總統職權可以做也該做的事。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它彰顯政治領導人決心要因應經濟危機,讓人民對政府有信心

馬政府經常批評綠營「搞民粹」,但馬政府未能體認一點:好政策,需要主政者積極向民眾推銷,這不是撒錢做置入行銷即可達到目的,因為那無法讓民眾感受到主政者的熱情,讓民眾對政策有感覺。

美國專欄作家、歷史研究者賀格蘭指出,民粹不是右派專利,而民主黨人有一種菁英心態,認為自己提出的政策是符合多數人利益,他們常不解,中下階層為什麼不把選票投給符合自己利益的民主黨?賀格蘭提出的問題,正是歐巴馬健保政策遇到阻力的癥結。

馬英九當年會對原住民說出:「我把你們當人看,我要好好把你們教育。」把其菁英心態表露無遺。【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財訊雙週刊362期】

 

 

不許 州官點燈

地球生態34

 〔工商時報社論-2010.12.28摘要〕   最近有關慶祝建國百年的活動,各縣市政府都把跨年夜施放煙火,當作慶祝活動的重頭戲,我們不禁要質疑:慶祝建國精彩百年,豈真非用煙火秀就不能開啟序幕?

中央政府近幾年來大力推動「節能減碳」,要求公務員夏天不穿西裝、不打領帶,以減少冷氣使用;平時也要求除了隨手關燈的基本動作,有些辦公室原先四燈管,配合減為三燈管。

中央政府各部會如此竭盡所能配合節能減碳政策,遇到重大節慶卻全都破功    地方政府遇到慶典,就把節能減碳置諸腦後,紛紛大搞煙火秀,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中秋節:最近幾年來,中秋節已經蛻變成為「烤肉節」,有些地方政府還特別在公園或其他公共場所特闢「烤肉專區」,共襄盛舉。

    要強調各項活動都應與「節能減碳」政策維持一致性的立場。煙火秀或秋節烤肉都是全民同樂的好活動,但必須在節能減碳政策強力執行的同時,受到規範。

    各縣市政府不應因煙火秀經費不出於公帑,而任其肆意施放,甚至還引為政績。相反地,任何煙火秀施放前,應先做簡易環境影響評估,對於因煙火秀所帶來的空氣污染,包括二氧化碳排放量,向縣市政府申報,由縣市政府環保局擔當責任,決定准駁或規範煙火秀規模。

同樣地,諸如秋節烤肉活動是否設置專區,以便與全民同樂,也應事先做好環境影響評估,才能使全民同樂的活動與節能減碳政策,不致背道而馳。

    民主社會下,人民有各種自由,而政府之所以存在,最重要者至少包括兩項:其一是規範個人的自由行為不致侵犯到他人的合法權力,其二是規範當今的活動不致成為日後的禍源

環保署有責任扮演「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角色,制訂或授權地方政府制訂煙火秀、烤肉、競選活動及節慶日放鞭炮等活動的二氧化碳排放上限及相關行為規範。

    地方性的環保團體,應可加強監督地方政府能有一致性的政策,讓自己的家園真正落實節能減碳,而不要媚俗,遇到重大慶典就隨眾人起舞,忽略了節能減碳、保護環境的初衷。

    最近五都選舉而言,各候選人及其支持者,耗用之鞭炮不知有多少?有些候選人的造勢晚會,結束後還施放煙火。這些鞭炮與煙火,造成多少的二氧化碳排放?又產生多少的噪音污染?

國內每遇到選舉,彷彿各種環保規範都暫時停止適用;遇到節慶,也是把節能減碳政策束諸高閣,以致中秋節成為烤肉節、跨年夜成為煙火夜、選舉季成為鞭炮季,卻未曾見到各縣市環保局或地方環保團體出面制止。

    針對節能減碳,我國政府訂有「溫室氣體國家適當減緩行動(NAMAs)」,目標訂為2020年時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歸回到2005年總排碳量(2.57億噸)。根據工研院研究,要達到此目標,估計到2020年前要減少4.67億噸碳排量。

節能減碳政策必須維持一致性,各地方政府除了平時應該落實節能減碳相關措施之外,也應當配合NAMAs,訂定每年的節能減碳目標,適度做好相關管控。

李鈞震:

1.      施放煙火、鞭炮、烤肉都應該要有環境評估,除了「碳」問題以外,比較嚴重的問題是破壞環境衛生,擾亂自然生態,特別是會驚嚇保育類動物。還會助長人類霸凌自然生態的生活習慣。

2.      馬政府「節能減碳」當然只是「喊口號」,沒有具體的施政措施。至少全台灣所有的公務車都應該要改用「電動車」,所有公務人員都應該坐大眾捷運系統上下班,但是這一點馬政府的權貴階級一定做不到。

3.      為了「節能減碳」應當發展「綠能產業」,政府應當全力支持「養水種電」政策,以減少台灣「火力發電」造成的碳污染,並減少沿海養殖戶抽取地下水,造成國土下陷。

4.      但是,馬英九命令經濟部長施顏祥一定要背信忘義,讓綠能政策在屏東縣無法實施,毀滅台灣的綠能產業的業者和響應綠能產業農民的生計。

5.      為了節能減碳,我們應當避免發展高污染的石化產業,所以應該要停止「國光石化」的計畫,這同時也可以避免再度發生六輕毒殺雲林居民的事件。

6.      馬英九如果想要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保護台灣的白海豚生態,讓台灣成為全世界重視環保生態第一名的國家

 

2010年12月27日 星期一

被政府坑了

馬英九政績399

〔摘要12.27.2010聯合報〕錯誤的政策,比貪汙還可怕!經濟部「再生能源政策」說變就變的「坑民」效應,引發民怨,正在屏東延燒。

八八風災上百養殖災民,配合種電「養水、養地」的能源政策,終止復養且拆除魚塭,等待與租地種電業者簽約,沒想到政策半個月前突然急轉彎,將購電條件由年底前「簽約」改為「完工」。

兩字之差,災民未蒙其利先受其害,「這樣的政府和詐騙集團有什麼不一樣?」整地停養的林邊鄉民謝仁祥,望著被挖土機敲掉的魚塭,皺眉埋怨;寒流天冷,官僚未苦民所苦的冷漠心態,更讓當地民眾心寒。

走進曾是全台最大養殖區的屏東縣林邊、佳冬兩鄉,因政府推動「養水種電」政策,原本死氣沈沈的荒廢魚塭、泥埋的農園,經挖土機堆平、換土,就等著放置太陽能光電板,好像要「活」了起來。

政策急轉彎停工後,敲碎的混凝土塊散落一地,未清的汙泥堆滿地,宛如戰後廢墟,面對充滿不確定的未來,響應政策的他們,不禁要問:「政府是在耍我們嗎?

「月初,才開心和太陽能面板業者談妥,開始整理停養魚塭,業者若收手,我們哪有能力復原被敲毀的魚塭?」憂心兩頭空,養殖戶謝仁祥忍不住紅了眼眶。

「就像挖個陷阱讓我們跳下去!」一路之隔的養殖戶劉清源說,九分大的魚塭租給業者設浮動式太陽能集電板,約定每分地每月四千元,足夠養家,「整地後,魚塭已和別人魚塭『混』在一起」,業者如收手,「要我怎麼復原?」

「我們配合政策,是不希望一再陷入地層下陷、淹水的惡夢循環,我們沒有錯,為何要接受政策搖擺的懲罰?

再生能源收購電力政策急轉彎,經濟部等單位說法是,擔心業者拖延完工時程;業者喊冤,指台電等單位不斷要求補件、蓋章,真相是申請134件,至今僅核准一件

太陽能光電產業在莫拉克災區,帶給農民希望,屏東縣投入最大面積及數量,結果案件過關率連百分之一都不到,而政策又改,連縣長曹啟鴻都跳出來說,「這真是一連串欺騙的行為」。

目前屏東有五家業者在林邊、佳冬養水種電,總投入四十億多元經費。投資業者陳銘治說,「已投入這麼多資金,怎麼會變成官員口中『業者只管先搶訂約,沒有動靜呢』?」

陳銘治說,找地、整地都要花錢、花時間,主要材料太陽能面板採購須現金,但能源產業屬新興行業,銀行有風險顧慮不敢貸款,業者須使用自有資金,「已投入三億多元」,如今變成完工送電約才生效,根本措手不及

再生能源 政府謊言 〔摘要12.27.2010自由◎ 林益慶〕馬政府的節能減碳政策,開頭以學習歐美的再生能源售電經驗,鼓勵人民裝置再生能源。以一戶透天厝而言,最多可以裝置五K的太陽能設備,成本大約100萬到150萬元

按照今年的獎勵電價,每年回收六、七萬元,差不多1012年回收成本。自利、利他又是國際趨勢,帶動一群業者跟進。從「再生能源法」在去年底公布至今,要不是政府帶頭做,人民、廠商怎麼會跟隨?

怎麼後來把這些廠商形容成延誤工程、賺取暴利的既得利益者?現在虧損最大、最痛苦的業者,都是當初最信任政府的業者。而一些民眾、閒置魚塭的地主、災民,至今小則百萬,多則數億的成本投入,請問誰獲取了暴利?

經濟部配合台電劇本,口口聲聲這些售電的費用會拖垮政府財政,增加老百姓的負擔;說再生能源到了2027年會讓每花費一千元的電價增加五十元,這一頂帽子夠大吧!

但是找尋台電官網資料,如果今年這些再生能源統統裝置完成,所發出的電也才佔不到台電的3%,若分攤給全年台灣用電,每度電增加不到0.0032,難怪這些官員要計算到2027年才會讓數字有一點分量。

再者,支付給裝置者,是還利於民,根本不是從國庫支付,何來拖垮財政?這支出是從傳統發電與使用再生能源發電業者繳交「能源基金」,目的就是希望讓製造大量的排碳可以回歸乾淨能源上。

這一場拖了快一年的戲,當屏東曹縣長即將宣布莫拉克災民與太陽能業者結合,再度活化災區的閒置土地時,要繳錢給「能源基金」的人不認帳,行政部門也隨之起舞,逆轉了整個遊戲

以前說的統統不算數,遊戲從頭再來一次。這種說一套做一套的政府,所有人都在看他要如何收尾

當國際用的是台灣製造的電腦、手機、太陽能面板,這些產品的碳足跡高得嚇人,因為台灣將近70%都是傳統燃煤發電為主,等到國際要制裁、要收取高額的碳關稅,到時候政府要發展任何潔淨能源、再度呼籲社會賢達投入再生能源,誰會相信?誰敢相信?

怎麼忍心欺騙農漁民? 〔摘要12.27.2010自由 李武忠〕上週公布的民調顯示,民眾對馬英九總統的不滿意度為54.7%,連二個月上升。筆者認為,經過二代健保再生能源獎勵辦法朝令夕改後,肯定會再往上升。

二代健保收費計算標準,一下要根據家戶所得,一下改為個別所得,一下又弄出個「虛擬所得」,變來變去,讓民眾怨聲載道。

再生能源獎勵辦法更是離譜,竟然憑一紙公文,就變更了原先的台電購電費率和條件,並且自2011年元月起,收購價格將下降約20%。讓民間投資業者措手不及。引發強烈不滿,要求政府信守原先承諾

更可憐的是,原本已經遭受風災損害的農漁民,為響應政府國土復育政策,願意放棄原先賴以為生的養魚、種植,參與「養水種電計畫」。當初政府官員承諾將由台電以每度12.9元的價格收購,每位地主每月約可有三萬元收入(包括土地租金及參與光電板維護管理工作)。

雖然收入不及養殖石斑魚、種植蓮霧利潤優渥,但因為生產風險低,部分農漁民仍然願意參與「種電」,在信任政府「簽約一年內有效」的承諾,開始在農地上打固定樁、架鋼架、買太陽能電池模組、配上並聯電表。

如今政策急轉彎,農漁民如果在辦法更改後十二天內拿不到完工核准函,那就只能適用明年較低的補助費率,收入嚴重縮水,讓他們有受騙上當的感覺。

要推動一個新興產業,本來就需要有長期且明確的政策做後盾,業者才敢跟進投資。而為鼓勵民間資金技術投入,各國政府會給予多項優惠措施,包括:稅補償、獎勵補助、稅收減免、立法規範。

亡羊補牢,相關單位除了應加強業務水平整合外,為免影響後續投資意願;對於低窪地區欲從事「養水種電」計畫農漁民,考量外部經濟因素,則應該另外給予環境維護的獎勵經費,提高參與誘因,平息民怨。(作者為大學農學院兼任教授)

推再生能源 經部攏是假〔摘要12.27.2010自由 歐祥義〕經濟部去年敲鑼打鼓地召開全國能源會議,信誓旦旦地說要鼓勵推動太陽光電等再生能源,搞了半天原來都是玩假的

經濟部去年底公告太陽能發電的收購價格時,因為每度電收購價達12.97元,引起民間高度興趣,尤其屏東縣八八水災災區,在地方政府及太陽能業者鼓勵下,許多魚塭因此投入「養水種電」的行列。

太陽能模組價格在下跌,許多太陽能發電業者在與台電簽完購售電合約後,延遲採購設備時程以圖節省成本,這是一個事實;經濟部用幾近「整肅」的震撼措施,讓朝野都認為,這是逼林邊災民走上絕路的苛政。

經濟部長施顏祥曾經私下透露,會造成太陽能發電收購爭議,係因為前能源局長葉惠青行政疏失所致,葉會調職也是肇因於此。

但葉惠青早於今年五月就調職,如果經濟部發現苗頭不對,當時就應公告,收購價格的認定要改成依完工時間;但遲至十二月17日,經濟部才公告從明年一月起,太陽能發電的收購價約要調降三成,所有業者根本來不及反應,對於經濟部長「諉過」的功力,我們也只能……?

施顏祥只說會用個案來處理,但依法論法,個案處理的法源依據何在?若林邊的認定標準較寬,其他地區的申請案能不能告能源局承辦官員違法圖利?

從十七日公告開始,經濟部處理整個太陽能發電的過程,讓人發現這個部會前倨後恭、思慮欠周,現在把過錯都推到半年前離職的局長身上,這種手法像黑道的栽槍文化,把凶槍來源都指向已過世的人,如果首長施政都像黑道看齊,對這塊土地還能有什麼期待?

李鈞震:沒有不斷公開指責經濟部、馬政府沒有信用的財經學者,沒有社會正義感、品德非常不佳,朱敬一、馬凱、翁啟惠、曾志朗一定不敢否認!

參考資料:

馬蕭競選廣告:我們準備好了!

完全執政 完全負責

 

 

2010年12月22日 星期三

奢侈稅一頭牛剝兩次皮

陳冲政績34

〔摘要12.22.2010 蘋果〕奢侈稅的後果是什麼?愛買奢侈品的富人,將被趕到香港去買名牌精品;中國來台的觀光客,就只買鳳梨酥、烏龍茶了,要買精品也去香港。

台灣進口奢侈品的關稅本來就蠻高,尤其比香港高得多;又再加20%的稅,不是故意要台灣的精品店關門大吉嗎?

怎麼會天真到認為沒影響?這麼外行的話竟出自財政部長嘴裡,不怕風大閃了舌頭嗎? 這樣的損失不只是逼迫精品店關門,工作人員失業,還有澆熄買氣,打壓消費的效應。

台灣政府官員是一度空間的人,一次只能聚焦一項價值,對於價值衝突的問題都不先想好。例如保護兒童及少年的《兒少法》的價值就與新聞自由的價值衝突。永遠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甚至頭痛醫腳,腳痛醫頭。

富人的錢只要不是非法獲得,也繳過稅,就是合法正當所得,是受法律保護的私產。再加繳一次奢侈稅是雙重課稅,很不公平;也打擊富人把錢留在台灣的心意,更違背自由市場的經濟規律。

政府以討好民粹為動機,插手經濟部門,只會壞事。奢侈稅不是好事,就免了吧!

不忍卒睹反反覆覆的再生能源政策【摘要2010/12/22 聯合報 社論】馬政府執政迄今約兩年半的時間,具體政策的負面感受刻骨銘心。

馬政府的民調最近半年始終在四成左右徘徊,而五都選舉藍軍選票大幅下跌,都顯示點點滴滴的負面庶民感受,確實侵蝕了政府在兩岸經濟環境上所做的努力。最近再生能源政策反反覆覆所激起的民怨,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是去年七月立法院三讀完成的立法。在那個時點,馬政府已經執政了一年兩個月,國際原油價格早已趨穩,而該條例也是馬政府行政院版。這部法律是執政黨所擬所審所推,在野黨並無著力;如果有什麼問題,執政黨當然要負起完全的責任

在法律通過之後,行政院又花了一年時間草擬研議後續子法,包括再生能源的收購費率,而後在今年七月才正式公布。審議費率的委員會,由經濟部次長當召集人,外加政府官員,學者專家等。

委員都是政府所聘,主持會議者更是內閣高官,討論時間也極為充裕。總之,如果這個收購能源的辦法有問題,其「責任」也是百分之百在經濟部、在能源政委

沒想到,前述經過26個月緩慢醞釀的再生能源條例及辦法,五個月後竟然宣布政策大轉彎,不但明年元月政府收購費率大降約20%,且原本「簽約一年內發電約即有效」的辦法又改為「完工送電約才生效」;

這令許多已經在做再生能源投資的民眾來不及因應,氣憤難平。當然,經濟部自己也有說詞,卻顯然是漏洞百出。以下,就讓我們逐一檢視並予以評論:

一,                經濟部說,有許多人因預期太陽能設備價格下跌,故核准之後遲不動工。但是,當初的辦法上明定簽約一年內需完工送電;既然約定如此,民眾當然有權利選擇何時動工,何錯之有?

更何況,區區一年時間,設備價格又能有多大變動空間?政府犯得著這樣改變政策侵擾庶民嗎?退一萬步,當初簽約即生效的辦法容許民眾延緩動工,又是哪個顢頇官員的決定?他該不該鞠躬負責,以息民怨?

二,                經濟部與能源政委都說,現在申請者眾,形成再生能源過熱的現象。但若經濟部花了一年時間算出來的費率太高,反正費率年年可調,大可在明年元月調降費率,何必為了這些許差額,硬要改成「完工才生效」,逼得已然通過者的契約當場作廢?

再退一萬步,如果費率太高以致申請過熱屬實,那麼當初設定費率的笨蛋官員,是不是先該負責、甚至下台?

三,經濟部說,長達廿年的購電契約會拖垮財政。我們實在不想再問,這個會拖垮政府的偏高費率,又是哪個糊塗官員簽報提出的?為什麼官員五個月前毫不擔心財政,現在卻是如此憂心忡忡?

無論如何,再生能源政策在上路五個月後反反覆覆,一再激起民怨,又再一次暴露了若干政府官員之事前無遠見、事後無擔當,不但惹毛了人民,也讓馬政府流失選票。

坊間盛傳,再生能源諸多辦法其實都是台電公司在阻撓,因為分散發電會減少台電集體採購的肥水。此外,不少主事官員以前也與台電過從甚密,也因此抵制再生能源。

若再生能源民怨持續燃燒,也始終沒有官員負起責任,則到明年立委選舉時,執政黨的得票率恐怕還會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