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悲慘世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悲慘世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殺妻解脫 人倫悲劇

吳敦義政績256

〔摘要12.28.2010蘋論〕83歲的丈夫,不忍心愛的79歲老妻遭帕金森氏症的折磨,竟持螺絲起子釘入老妻額頭致死,令人鼻酸。台灣已進入老人社會,老人照顧的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協助自殺的現象將勢必有增無減。

老翁曾在部落格道盡老人病苦的無奈與難堪,老妻曾明白對他講過,若患無救的病痛,行動不便或成植物人,盼望能安靜離開。老翁還提倡安樂死

人類自古以來就渴望「有尊嚴的死亡」。如果政府是鐵了心反對安樂死,那就要認真地考慮老人長期照顧的問題。如果不准安樂死,又不照顧老人,算什麼政府?

老人從行動不便到死亡可能10多年之久,中風或植物人可能還可活20多年,富裕家庭都吃不消,何況一般中產階級和低收入戶。一個老病人就能拖垮一家人,除了看病還要應付種種的開銷,包括看護、輪椅、病床……少說一年就要上百萬元,有幾個家庭可以撐到病人往生?

現代社會須假設兒女無法照顧衰老的父母,照顧老人就變成政府的責任。照顧不但是身體方面,還包括老人經濟、心理輔導、社會參與等。

現在台灣把這部分工作交給社工人員負責,是遠遠不夠的,廣設廉價養老院勢在必行。得病行動不便的老人療養院也要設置,政府不能只想興建社會住宅,還要規劃老人的最後居所

目前台灣的社工太少,要負責的事太多,工作負擔已經飽和,如何加強老人的照顧?除了加蓋養老院、療養院,交由地方政府就地興建老人院,使養老在地化,是最佳的選擇。

老夫殺妻 因為老馬跳票 〔摘要12.28.2010自由◎ 沈政男〕繼今年九月南部水災,安養中心發生「老人集體泡水事件」之後,台灣竟又爆出八十多歲老先生,「鑿穿久病老妻頭顱致死」的慘劇,台灣失能老人的悲歌究竟要唱到何時?

以台灣人口老化問題之嚴重,失能失智老人增加之快速,要解決老人照護問題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儘快實施長期照護保險!日、韓、加與歐洲先進國家,都已實施長照保險,其保費隨健保一起繳納,額度約為健保的七分之一。

但台灣如今連健保改革都面臨難產,長照保險法案更還躺在行政院裡。

馬總統競選時承諾,任內會讓長照保險上路,這項政見即將跳票。如今支撐台灣失能老人照護的政策,僅剩民進黨時代規劃的「十年常照計畫」,馬政府打算混多久?

健保、國民年金、長期照護體系,是保障老人生活的重要制度,三足鼎立,撐起社會安全的大網。如今健保財務吃緊,年金有破產危機,長照更是遠在天邊。馬總統,任內到底為台灣老人做了什麼?(作者為醫師)

別讓政策霸凌老人家〔摘要12.28.2010自由 許素鳳〕根據經建會統計,台灣地區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數10.4%,人數直逼242,顯示老人照護、安養問題,已不再是私領域問題。

更讓人擔憂的是,在社會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的環境下,多數中壯年的勞動者,除了拚命工作養活自己及孩子外,已漸漸無力兼顧年邁雙親照護。

有錢人可以請外勞照料父母,窮困人家連月繳兩萬元的養護中心都付不起,也只好將失能的父母白天放置在房間內,簡單備好吃的食物,至於大小便,也只能讓父母委屈先放在褲子,等到晚上子女回家後再處理。老人家尊嚴何在?

人老了沒有孩子陪伴,很可憐;但是有孩子卻沒有能力陪伴,更可憐!現在社會熱切討論如何避免孩子在學校受到霸凌,我們也呼籲政府,正視台灣老人的生存權,不要讓政策霸凌老人家,請儘速制訂老人安養政策,讓窮困或孤寂的老人老有所終。

在各縣市花大錢、爭相辦理跨年煙火晚會同時,撥點預算,施捨一下這些躲在陰暗處的老人吧!

參考資料:

60萬人需長照 多少家庭身心煎熬

長期照護的國際經驗

藥蟲條款 會吃出更大黑洞 〔摘要12.28.2010自由 施肇榮〕健保制度所存在的「藥價黑洞」實際上是藥價差

大型醫院、連鎖藥局因進藥量大,可享有超優的折扣及議價空間,而這些折扣必須明白記載在發票上,並依法提供給健保局,讓健保局得以掌握即時藥品交易訊息,據以進行藥價調整,並將所調降藥價的節流(差額)回歸給民眾,讓民眾在不增加保費的情形下,得以增加新藥、新科技的給付。

經過二讀的健保法第62條「藥品費用支出目標制」的藥蟲條款,除砍掉監理會監督權責,違背擴大民眾參與之立法精神外。新法通過以後,健保局更無須積極主動的進行藥價調查及調降藥價

當每年預定的藥費支出超過目標時,健保局只要被動的將藥費超出的部分,先從當年度的醫療服務費用扣除,然後才在下一年有限範圍內微幅調整藥價。

這樣一來不僅會造成藥品以外的醫療給付品項相互排擠,減緩新藥、新科技的引進時程,更造成實際的藥品交易價格失真,最終傷害的是全體繳費民眾,而得利的卻是少數利益團體。以後倘若要增加新藥、新科技,恐須增加保費或減少保險給付項目。

在德國政府受不了藥廠的超高利潤,因而向藥廠收繳十億歐元;匈牙利政府則要求藥廠繳付29億台幣,當越來越多歐盟國家要求藥廠繳付回饋金時,台灣卻在修法保障少數人的利益。(作者為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

李鈞震:

1.      二代健保改革,為什麼獨獨漏掉解決藥價黑洞這件事?很簡單,因為藥商應該捐了一大筆政治獻金給衛生署管理高層、立委們、馬政府官員。

2.      衛生署長楊志良財富相當地可觀,不知道有沒有收藥商的政治獻金

3.      沒有解決「藥價黑洞」的問題,健保永遠都會虧損,沒有辦法解決;縱使健保費提高一倍,也沒有辦法解決,但是藥商卻有可能因此獲得暴利。

4.      要如何解決藥價黑洞?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監察院或檢察官,調查專門幫馬英九處理政治獻金陳松柱,「押人取供」一定會有證據。

5.      楊志良絕對不是台灣最有醫療知識的人,也絕對不是對社會福利有專業能力的人,更不是對保險學有專精的人,那為什麼馬英九三番兩次要保障楊志良的官位?他們應該是利益共同體?

參考資料:

楊志良資產居部會首長首富

現代與社會5 現代文化的悲劇

 

2010年12月11日 星期六

單親媽撐病養稚女 找補助頻落空

悲慘世界9

〔摘要12.11.2010 蘋果〕住台北巿萬華區的陳小姐,是48歲單親媽媽,有個就讀小四的女兒,陳小姐因患有高血壓、糖尿病、C型肝炎,多年前體力無法負荷,辭去捷運公司的清潔工作,去年開始申請低收入戶,但始終無法申請成功

陳小姐與女兒住在桂林路上不到10坪的老舊房屋,房子還是前夫與親戚共同持有,一整層就住了6戶,房間是木板隔間,衛浴、廚房都是共用,常常可見老鼠跑來跑去,生活品質很差。

陳小姐去年開始申請低收入戶補助,但區公所回函,指她母親與她前夫生的小孩帳戶仍有50多萬元,資格不符駁回。陳小姐不解:「媽媽及前夫的小孩都沒同住,也不在同一戶籍,甚至小孩20多年沒見面,區公所仍將他們歸為同一戶,這樣的標準很奇怪,沒道理!」

陳小姐說,目前治療C肝,台大還有補助,但一年若未能痊瘉,每周都要打一針5000元的藥劑,若小孩再念國中、高中,未來的學費、生活費讓人頭痛,「要不是日子真的很難過,也不會申請,畢竟這不是光彩的事。」

這次修正《社會救助法》,重點在放寬「貧窮線」,貧窮線是指滿足生活所需的最低收入標準。根據最近1年主計處公布,各地區可支配所得中位數(調查對象所得的中間值)的60%,就是最低生活費,就是俗稱的貧窮線

家庭總收入除以家庭人口數後,每人每月所得在貧窮線以下,即為低收入戶,若在貧窮線1.5倍以下,則為中低收入戶,兩者都納入社會救助體系

M型化 台中房價差2〔摘要12.11.2010蘋果 王柔雅〕房價漲翻天,貧富差距拉大,根據房仲業最新調查,全台貧富差距以台中市最嚴重,2010年豪宅與一般住宅價差高達2.18倍,高雄市價差1.55倍,台北市1.1倍,新北市約0.97倍。

業者分析,中南部房價M型化嚴重,但大台北地區各地齊漲,中古屋與豪宅價差縮減,民眾房價痛苦指數仍高。

永慶房仲集團統計,2006年台中市豪宅每坪25.6萬元,2010年漲至每坪37.9萬元,漲幅48.05%,一般住宅則從每坪9.9萬元增至每坪11.9萬元,近5年僅漲2成,台中市房價差異最大,1戶豪宅可扺3戶一般住宅。

住商不動產台中區經理賴萬分析,台中市七期有市府進駐、大都會歌劇院等議題,豪宅行情每坪3035萬元,和其他區域新屋每坪1215萬元,差距至少1.5倍,七期住宅價差也大,新建案每坪甚至開價6070萬元。

北市豪宅從2006年每坪61.8萬元,一路飛漲到今年每坪96萬元,5年大漲55.34%,中古屋從5年前每坪34.2萬元,攀升到每坪45.7萬元,漲幅約33.63%

永慶房仲集團新聞中心經理李建興分析,一般住宅雖與豪宅價差僅1.1倍,但各區房價皆貴,民眾房價痛苦指數仍居全台之冠。26歲台北市民羅毓嘉說,「以現在薪水來算,1年不吃不喝也只能買1坪,很不爽。」

李建興也指出,新北市房價相對北市低,但捷運、重劃區與土地標售等議題熱燒,新板特區、新莊、蘆洲房價飆升,豪宅價位逐漸悖離一般市場,潛在M型化疑慮值得關切。

台北市仲介公會理事長黃鵬建議,政府積極發展交通建設,均衡北中南產業發展,舒緩人口過度集中、房價M型化加劇等問題。

參考資料:

陳鴻源擁465筆土地

立委張慶忠擁地逾百筆

藍軍皆權貴 馬蕭億起入列

中國國民黨總共賣了3390億元

藍色權貴

孟子啟迪13 皇室動物園

2010年9月3日 星期五

送醫花3小時 小胖威利罕病兒喪命

吳敦義政績204

楊志良政績【摘要9.3.2010 蘋果魏斌、周昭平】高市一名婦人昨指控,其罹患「小胖威利症」的十七歲兒子,上月中因感冒不適,她打一一九求救

先是消防局兩名救護人員,抬不動74公斤的兒子,請求增援,卻擅自作主送至最近的國軍高雄總醫院;她要求下,再轉送兒子到長期診治的高雄長庚,但救護車司機竟然送錯醫院,最後歷經兩小時47分鐘才轉送到長庚,兒子不治身亡。婦人泣訴:「不排除要聲請國家賠償!」

 

中科三期復工 竟不甩司法 沈世宏政績【摘要9.3.2010 蘋果】引爆環境保護與經濟開發爭議的中科三、四期停止執行案,最高行政法院認定三期環評已被撤銷,繼續開發恐對環境影響重大,有暫時停工的急迫與必要性,昨裁定停止開發、營運定讞

環保署仍堅持三期復工「沒有影響」,對此,環保律師詹順貴、林三加痛斥:「可惡!一天不停工就是違法!

后里居民張榕功表示,不反對中科設廠,「但法院認定違法,就應該停工。」律師詹順貴則表示,環保署要檢討,他下周一將代表后里居民再提撤銷環評訴訟並聲請停止執行,「如果到時環評再被判無效,環保署有面子嗎?」

環保署在2006年決議有條件通過中科三期開發案,讓中科局取得開發許可,但中科局遲未依條件補提居民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居民提告要求撤銷原環評決議,今年初勝訴定讞,法院還質疑環評會以嚴格的有條件通過環評,讓中科三期免於二階段審查。

今年七月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三期暫時停工,環保署等機關不服提起抗告。最高行政法院昨裁定,環保署環評會當初懷疑三期開發可能對環境造成重大影響,才有條件通過環評,為免造成難以回復的損害,確有立即停工的急迫性和必要,裁定中並指明「停工只會影響廠商私益,對公共利益並無影響。」

相思寮後援會發言人許博任表示,中科四期環評有瑕疵,盼依法進入二階段環評。相思寮居民洪先生則說,不管如何裁定,都希望吳敦義信守承諾,採原地保留、以地易地的方式去做。

前環評委員、環境律師詹順貴表示,一階和二階環評最大差異,在於第一階段環評審查時,並沒有賦予利害關係人完整的參與審查程序,但第二階段環評一開始就建立在「有重大影響之虞」的前提,採取的就是完全不同的審查密度與公民參與標準,也賦予利害關係人更完整的程序保障。

但環團認為,進入二階環評,居民才有更完整的參與管道。三期居民一直很在意的戴奧辛污染等「背景值」,就必須要進入二階,才會被納入「健康風險評估」一併調查。

但審查停留在一階,只是由開發單位提出報告,讓環評委員做書面審查並提出建議,居民只有三分鐘發言時間,對環境和健康的影響評估不夠確實。

官署 不應便宜行事 固執己見 〔摘要9.3.2010自由劉力仁、湯佳玲、楊國文〕一位行政法院法官認為,環評法規定很清楚,第一階段環評審查後,若對環境有重大影響之虞,須進行第二階段環評,「且沒有環評(指未通過),那來開發許可?」

環保署等行政機關,不應固執己見,否則將和環團不斷興訟,形成惡性循環。

另一位法官指出,從整個過程觀察,環保署、國科會等機關都有「便宜行事」的現象,因環評法第十四、十五條明確規定,未完成環評審查合法通過前,不得為任何開發行為的許可否則都是無效的,這是「白紙黑字」的規定。

尤其是台北最高行政法院已於今年一月撤銷中科三期環評結論,不解為何還要「蠻幹」?

他說,法院依法判決,無法約束主管機關的作為,但更上層的行政機關、監察院應有效監督才對,必要時應追究行政責任,中科案爭議演變至此,「這是國家很大的問題」,值得深思。

李鈞震:

1.      王建煊只關心個人「性的問題」,根本不關心環保,也沒有有關環保的著作,顯然環保專業知識比不上性能力。因此,無能力關心調查環保署與國科會的疏失。

2.      王建煊的個人性經驗,也很可疑。參考多少A片? 與黃義交、吳育昇、蔣孝嚴比較起來,實戰經驗豐富?

3.      王建煊的性書,有沒有資格成為哈佛大學的教科書?如果不行,那就是不具價值的著作,對世界和平與學術沒有一丁點影響力。

 

2010年9月2日 星期四

學官兩棲 兩份酬勞

馬英九政績300

【摘要9.2.2010蘋論】本期《壹週刊》報導,政府有9名首長一面領政務官高薪,一面不放棄以前當學者時,向國科會申請的研究費。納稅人要付他們雙份的高額收入,使人憤慨。

9名高官是:準司法院副院長蘇永欽、內政部長江宜樺、國科會主委李羅權、新聞局長江啟臣、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主委蘇蘅、研考會主委朱景鵬、原能會主委蔡春鴻、原民會主委孫大川、飛安會主委張有恆,都是馬當局的菁英。對於信誓旦旦倡廉肅貪的馬總統,現在怎麼下台?

法律,固然沒有明文規定領有研究費的學者,不可以入閣再領薪水;也沒有規定當官後必須歸還部分研究費,但是故意裝傻領取雙份收入,還認為理所當然,其態度無論如何難以服人。

學者當官流弊甚多。先上任兩年過足官癮,再辭職回大學繼續任教,如此通吃,左右逢源,豈不等同欺負納稅人?

美國高等學術界為什麼全球第一,對教授的評鑑嚴厲是主因之一。季辛吉、布里辛斯基等如此博學的學者,一旦當了官,就被認為沒有時間做研究,學術水準落後,卸任後回不到大學教書,只能擔任兼任或講座。

台灣專任教授,遠比美國容易獲得,借去做官被當作學校的榮譽,兩年後再回校教書,完全無礙。這是對學術的褻瀆,也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更別提還在當官期間領取研究費了。

研究費,顧名思義就是執行研究的費用。當政務官還有時間做研究嗎?如果有時間做研究,官一定做不好;認真做官就沒時間研究,這是常識。既然沒在做研究,就應該退還部分研究費,也是常識和基本道德。

9名學者都在做官前領有研究費,從39萬元到749萬元不等;研究期限沒結束,成果還沒交出,就被請去做官暫時終止研究,繼續領研究費,不會良心不安?

法律上雖沒明文規定這個情況,但一些律師們表示,學者申請國科會研究計劃擔任主持人,等同向政府「承攬」研究契約,若期間又擔任公職,即出現利益衝突,是《公務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所禁止的。

擔任公職以後才申請研究費,情節較重,可依《貪污治罪條例》送檢究辦。這些學者都學有專攻,但在這個節骨眼上失去操守,實在令人遺憾!

參考資料:

大學和大學教授的墮落

巴爾札克啟迪5 交際花盛衰記

我很不爽【摘要9.2.2010 蘋果】*桃園讀者 軍中長官拿假發票銷帳。陸軍第六軍團砲兵第21指揮部長官,常拿假發票來銷帳,真誇張。

市府怎可嚴打遊民 踐踏人權【中國時報2010.09.02摘要】台北 市府為了花博,開始進行「整頓市容」的嚴打行動。這一拳,竟然打在萬華遊民身上。原本以為只有極權社會才會發生的嚴打驅趕遊民行動,竟活生生在台北上演。

    大陸在北京奧運期間,為了在全世界面前展現中國的富裕及風範,所有「有礙觀瞻」,影響「國家形象」者都被禁絕。遊民、乞丐、甚至民工,都被趕到黑暗角落,放回老家去。現在,這招把戲也由郝市府展開。

    遊民,原本就是存在於萬華的現象;強勢的社會意識,當然認為遊民是「社會之恥」,必欲去之而後快。但,事實上遊民本來就是社會最弱勢的一群如果其未違法,社會必須接受或至少容忍;政府更不能將其等同流浪狗,視為對市容「有礙觀瞻」。

    各國的大都會中,因為現代社會與經濟運作的因素,總會產生一些「非預期性」的現象與機能,也許是紅燈戶、也許是遊民、也許是乞丐。

在一個開放社會中,對這些現象與機能,是以政府與民間力量聯合,輔導這些人重回所謂的「社會正軌」。要以國家機器的暴力掩蓋去除這些現象,只有極權國家才會幹此事。

    台灣以民主奇蹟、重視人權為傲,台北更以多元、包容的城市為榮。市府是作了一個百分之百的負面示範。原來,不止是「天地不仁」,市府更是不仁

李鈞震:

1.      維護人權的問題,不是台北市政府的是而已,也是總統的基本職責。

2.      台北市政府的權貴階級與警察,應該從小到大都沒有認真讀過「世界人權宣言」。

參考資料:

世界人權宣言(二)

台灣簽署兩項人權公約 中跟進?

海上花又開

友善的城市 請先善待街友 【蘇緯政/中國時報2010.09.02摘要】北市府為了花博會,大舉對「街友」展開「驅逐行動」,處理過程不僅過於蠻橫,更有侵犯人權之虞

以萬華為例,日前,警方為貫徹市府「驅逐令」,連他們賴以保暖的紙板、衣物等「家當」全都清掉;甚至,竟然還拜託慈善人士暫停供應街友物資,如此不近人情的做法,儼然「苦民所苦」淪為口號。

    街友們的「家當」,往往是他們生活必需品,如今被當作「廢棄物」強制清運;此外,採取刻意阻絕各界對其物資供應,更有悖照顧社會弱勢的精神

不容否認,街友可能會造成環境髒亂、有礙觀瞻等爭議;然而,街友的增加,反映了都市發展過程中,不論是高房價、失業率、親情疏離、棄養等問題。因此,市府逕行以強制驅離等不友善方式處理,可謂「治標不治本」的鴕鳥心態。

    街友,是社會的弱勢族群,執政者必須找出問題核心與根源,認真反省並解決問題,以更友善的態度與作為提供協助,而不是以「眼不見為淨」的心態,將其逼到更黑暗的角落或轉移到其他縣市。

 

2010年8月30日 星期一

爛海巡高官 譏原民酗酒

馬英九政績297

【摘要8.30.2010 蘋果 洪哲政】海巡署一名官員,六月到台東擔任講習教官時,公然訕笑台東是個「好山好水好無聊」、「狗比人多」的地方,還歧視原住民每天「你一口、我一口(喝酒),沒事幹閒著發慌!」

惹惱原住民士官動員「出草」蒐證,逮到他上班玩接龍,並燒成光碟向海巡署檢舉,諷「到底誰沒事幹閒得發慌」!原住民立委陳瑩痛批:「爛人、低級!這言論是嚴重種族歧視!」要求海巡署予以撤職處分。

該名海巡官員黃鴻輝(五十五歲),現任海巡署海岸巡防總局檢管組組長,曾任東部地區巡防局副局長長達三年。

海巡署本周接獲檢舉,要求海岸巡防總局督察室調查屬實,黃男供稱因在台東服務三年,與原住民有深入接觸,才有上述言論;但海巡署認為他言論失當,將全案移送政風室調查,成為海巡署成立十年來,首宗種族歧視案

出身台東的原住民立委陳瑩檢視光碟後,痛罵該軍官太離譜,認為黃鴻輝不但歧視原住民、污辱台東人,還敢說:「好無聊!」難怪台東港口槍枝走私案頻傳,要求海巡署應將其免職,讓他「回家打電腦撲克吧!」

離譜海巡教官小檔案  姓名:黃鴻輝(55歲) 學歷:陸軍專修班畢業
*
現任:海岸巡防總局檢管組長

*
曾任:海巡署東部地區巡防局副局長、海岸巡防總局勤務、指揮中心副主任

【資料來源:海岸巡防總局】

李鈞震: 上樑不正下樑歪,三軍統帥失職。

參考資料:馬英九 : 我把你們當人看

 

兒發燒 父行搶 【摘要8.30.2010 蘋果 李定宇、蔡進男】北縣一名年輕男子,因幼子近日發高燒,竟動手行搶老婦人,將得手金飾變現買藥,警方將他逮捕後才發現,搶嫌曾是散打武術高手,因有案底無法正常就業,雖然男子落網後很懊悔,但警方仍得依法究辦。

父中風 兒劫財【摘要8.30.2010 蘋果 林海全】台中一名陳姓男子,上周三下午三時許,騎機車到中縣太平市一家火鍋店,趁著店員不注意,衝進店內徒手將店家的收銀機抱走,騎上車逃逸。

警方獲報後,調閱監視器比對車牌,隔天前往陳男家埋伏將他逮捕,他落網後供稱,父親中風缺錢,才臨時起意犯案。

 

領護照不就是國民嗎 孤軍後裔嚥悲求生【摘要8.30.2010 蘋果】 「我不懂為什麼我拿中華民國護照,卻不能有身分證、不能在台灣工作?《憲法》不是規定人人平等、每個人都有工作權嗎?

來自緬甸北部的29歲孤軍後裔李麗敏,去年6月從國立台北大學法律系畢業後,因為只有中華民國護照、沒有身分證,只能非法打工

400和麗敏有類似背景的孤軍後裔,前年7月、兩岸直航首日前夕,走上街頭抗議。他們的祖父輩為了「反攻大陸」,在異域生根,不料回「祖國」就學,卻連身分證都拿不到。

政府因此修定《入出國及移民法》、「滯台泰國緬甸地區國軍後裔申請居留或定居許可辦法」,讓他們申領中華民國護照、投保健保,但卻沒有身分證。

政府,為德不卒。」泰緬地區華裔難民權益促進會理事長劉小華氣憤地說:「讓他們領中華民國護照,卻要他們35年後才能取得身分證工作,這段期間怎麼過日子?

來自緬北的阿宗,2000年來台就讀虎尾科技大學,畢業後因身分問題,到工地當貼大理石外牆的黑工。長期搬運厚重的大理石,他的腰因此受傷,卻沒有勞健保;受傷後,無法繼續做粗工,他想學烘焙,店家一知道他無身分證,就立刻要他走人,他現在只能過一天算一天。

國立政治大學畢業、下月即將就讀國立暨南大學碩士班的楊文傑,和麗敏、阿宗有相同背景。「我們事實上是被當成中華民國的次等國民。為了生存,我們得忍受不公平的對待;無法享受國民權益,必須打黑工期待拿到身分證的那天,但我們可以撐得到那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