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敦義政績177
毛治國不負責〔摘要7.31.2010 蘋果李姿慧、許敏溶〕高鐵連2天凸槌。前天高鐵台北站北上軌道轉轍器才故障,昨晚8時44分台北站南下軌道轉轍器也出包,導致台北站近40分鐘內只能單線雙向運轉。
總計造成22班次誤點,約2萬人行程大亂,連晚間搭高鐵返回台北的行政院長吳敦義也受害,旅客氣得罵:「三天兩頭出狀況,太扯。」
吳敦義昨晚搭高鐵回台北,也被延誤30分鐘,他臉色鐵青說:「問題交給專業解決。」隨即離去。高鐵副局長胡湘麟昨晚9時多搭高鐵,也被延誤近1小時,直呼:「連2天出問題,不可置信。」
「局部停工」等五項決議 縣長有意見 吳揆六輕滅火 蘇治芬不背書 〔張朝欣/中國時報 2010.07.31摘要〕 台塑六輕大火燒出民怨,行政院長吳敦義昨日南下台塑六輕「滅火」,與台塑集團七人決策小組、雲林縣長蘇治芬、鄉公所及居民代表,四方人馬在六輕廠區闢室協商。
昨天下午三點十分許,吳敦義抵達六輕廠區,首先在台塑石化會議室聽取蘇治芬簡報。蘇治芬說,廿九日立法院公聽會,中央派出的官員層級太低,根本無法對地方有所承諾,此次吳院長南下聽取地方心聲,她表示肯定。
蘇治芬表示,目前六輕廠區有66個廠、1881個儲槽、392支煙囪、十座綜合廢水處理廠、廢棄物年處理量360萬公噸,為了全縣72萬縣民的安全,要求中央支援專業人力120名至150名。
蘇治芬同時要求中央1.成立「六輕工業區服務中心」、2.全面健康檢查、3.六輕附近學校裝設氣密窗與冷氣、4.提撥農漁業安定發展基金至少一百億元,另外,5.比照台塑集團在美國工廠發生工安事故時,成立獨立的調查委員會。但蘇治芬因不滿工安問題未解決就談回饋,憤而中途離席。
吳敦義隨後到六輕大門自救會靜座現場,吳敦義再次宣讀五點決議,但現場民眾大喊五點並沒有「全面停工、停止五期擴建」,認為吳敦義只是下來為財團背書,場面一度混亂。
蘇治芬隨後表示,會中途離席是因為她認為,要先解決工安與環保問題,而不是忙著談回饋,「鄉民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不能本末倒置」,此次吳院長南下,提出的五點無法讓地方滿意。
建置專業毒災應變團隊〔摘要7.31.2010吳焜裕蘋果〕日前六輕重油廠發生火災外洩,導致上千個儲油槽不停延燒。環保署毒災應變隊在下風1公里處,以偵測儀量測出「甲基苯乙烯」、「二甲基苯」、「甲醛」、「甲苯」等揮發性有機物質,但都是微量,排除毒性化學災害。
台塑化說,現場發生燃燒的可燃物,是屬於低硫重油,不會產生有毒物質。
「低硫重油」就是含硫分低的重油,「重油」是原油提取汽油、柴油後的剩餘重質油,其特點是分子量大、黏度高,揮發性有機物的含量應該不高。
因此「低硫重油」露天起火劇烈燃燒,環保署毒災應變隊在下風1公里處檢測到比較低濃度的揮發性有機物,應該是合理。只是根據有限的證據,就排除毒性化學災害是否合理呢?而台塑也說可燃物燃燒不會產生有毒物質,是否正確呢?
「重油」的主要成分既然就是分子量大、黏度高的碳氫化合物,這些物質燃點自然比較高,不易燃燒,在露天燃燒的條件下,會燃燒不完全,這也可能解釋了為什麼會有大量的黑煙排放。
這些黑煙可能含高濃度多芳香烴物質(PAHs),這類物質成分多,其中已有好幾個常見的多芳香烴物質被歸類為動物致癌物。另外,這上千個油槽儲放未對外公開的化學品燃燒,究竟會燒出什麼有害物質呢?
除了最近國內比較注意的細懸浮微粒(PM2.5)外,合理的懷疑在煙霧中應該含有多種致癌物質與其他有害物質,PM2.5是相對的危害比較小的微粒。
因此環保署實在不可輕易排除「毒災」,在時間壓力下無法採樣分析出毒性化學物質,就應該採取預警式預防措施;如考慮適時的疏散當地民眾,並立即通知消防與緊急應變人員做好安全措施。
以美國遭受911恐怖攻擊導致兩棟世貿大樓倒塌事件為例,政府並沒有站出來說建築物的燃燒與倒塌,不會釋放過多的有害物質。反而鼓勵學術界進行一系列的研究。
國際上影響係數很高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在今年4月份刊載Aldrich博士等人對此事件的消防與醫療救災人員的研究,發現他們的肺功能受當年暴露到這個事件產生的「濃煙物與大量灰塵」的影響,過了6年後並沒有恢復。
也有相關的研究指出,當年暴露比較高黑煙或塵霧的人,血液中戴奧辛類物質(PCDFs)濃度明顯比較高。
因此環保署毒災應變隊在面對這次六輕災變的作法有爭議,為什麼根據有限的檢測資料就排除毒性化學災害?因此建議政府應建構專業的毒災應變團隊,妥善處理化學工廠產生的重大災變,以維護周遭民眾與救災人員的身體健康安全。
〔作者為台灣大學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副教授兼台灣風險分析學會祕書長〕
節能減碳 綠能接棒 〔摘要7.31.2010自由◎ 張國城〕六輕工安問題連環爆,國光石化建廠又遭環保團體抗議,再次讓我們有必要思考台灣是否需要這麼多的石化廠?以及石化業是否應該是台灣的產業發展方向?
石化業雖然是重要產業之一,但是高耗能、高污染的特性是它難以避免的宿命。而石化業的產品多數也是難以自然分解的物質,廢棄之後依然是環境的沈重負擔。
澳洲盛產天然氣,石油也有一定存量,土地面積更是台灣的二百倍以上,遠比台灣更有發展石化業的條件,但澳洲政府仍然選擇「綠能」而非石化業作為產業發展的重點,反觀不產石油又地狹人稠的台灣,居然如此熱中於石化業發展?還奢言「節能減碳」,實在是相當的諷刺。
在台灣環境品質已經相當惡化,地球暖化又日趨嚴重的情況下,台灣再這樣大舉擴建石化廠,又沒有良好的工安和環保,導致污染不斷又大量排碳,未來說不定有可能在環保和減碳的領域裡成為國際上的「麻煩製造者」。
因此「石化退位,綠能接棒」,不僅是環保議題,更可能是未來台灣維護國家利益的必要方向。
李鈞震:
1. 有知識的人搞任何產業,都不會有環保問題;沒有知識的人搞文化、觀光產業,一樣會造成污染、生態浩劫。台灣石化業的環境污染「瓶頸」,是因為台灣化學方面的專家太少,也不夠專業所導致;所以台灣確實不夠資格發展石化業。
2. 台灣各大學的學術水準,如果不是亞洲第一,那麼訓練出來的人才素質,就不夠優秀,進入各行各業以後,都無法幫助那個產業成為世界第一,同時兼顧環保。
3. 台灣的大學比不上新加坡的大學,所以台灣的畢業大學生,人力素質不夠優秀,造成台灣的國際競爭力被邊緣化。連機場、高鐵的競爭力,都輸一大截。
4. 台灣的大學比不上南韓的首爾大學,所以,所以台灣的人力素質比南韓差,所以光電產業、DRAM產業、汽車產業、運動產業…都輸給南韓。
5. 台灣的大學比不上香港的科技大學、中文大學,所以,台灣公務人員的素質都比香港差,不但貪腐嚴重,行政效率也比較差,連政務官的知識水準都比較差。
6. 台灣的大學學術水準比英國差,所以台灣的新聞從業人員素質都比英國差,因此,台灣的新聞媒體經常幫助獨裁者踐踏人權,配合檢察官洩漏偵察不公開的內容,進行媒體公審,幫助政客進行置入性行銷。
7. 所以,台灣所有新聞媒體的主管,都沒有資格在「紐約時報」當實習記者;台灣新聞系的教授,也沒有在「時代雜誌」實習的經驗。
8. 台灣各大學學術水準差,所以,司法、檢調、警察人員,素質都很爛,包娼包賭、勾結黑道、喝花酒…,非常擅長。科學辦案,還比不上美國的電視台。
9. 台灣立法委員的知識水準,只有美國高中生的程度,還喜歡打架、嫖妓、包工程…,為什麼?因為他們的大學教授瀆職。
10. 上樑不正下樑歪。台灣政黨競爭不公平,政治人物貪污腐化又沒有環保知識、不注重社會公平正義……,這都是因為他們的家教不好,同時大學教授太爛,沒有教學能力。
11. 吳敦義解決六輕的問題,重點是發錢,而不是檢查「工安」。為什麼?因為吳敦義不知道工安怎麼解決,他對這方面的科技知識完全無知,他只曉得利用金錢來換取各種利益,這就是標準國民黨政客嘴臉,標準的拜金主義,標準的幼稚園知識水準。吳敦義的大學教授們,應該都是社會敗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