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4日 星期三

中國西南乾旱 恐爆傳染病疫情

【摘要4.14.2010自由 王昶閔】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呼籲,中國今年病毒性肝炎、肺結核、腸病毒、愛滋病、狂犬病等各類傳染病病例攀升,同時中國西南各省又爆發嚴重乾旱,恐引爆新一波傳染病疫情,提醒赴中民眾提高警覺。

根據疾管局所掌握的資料,中國今年一到三月傳染病通報病例高達118萬例,因中國雲南、貴州、廣西、四川各省重度乾旱,2425萬人飲用水缺乏,嚴重影響環境與個人基本衛生,疫情爆發的風險升高

近期內要前往中國的民眾,應注意飲水、飲食衛生、安全性行為、避免不必要輸血、接觸動物及勤用肥皂洗手等,維護自身健康。

陸手足口病大流行 94人死亡 【楊慈郁/中國時報2010.04.14 摘要】  春季是手足口病(台灣稱腸病毒)的高發期,截至411日,大陸2010年累計報告手足口病例192344例,較去年同期增加38.26%

其中重症2119例,死亡94,廣東、河南、廣西、浙江、江蘇、安徽、四川、湖北、湖南和山東等10個省份發病的總數,占全國總數近80%

 

港陸資產泡沫風險增溫 【林殿唯/工商時報2010.04.14摘要】隨著中國政府陸續公布今年第1季的經濟相關數據,市場普遍預測今年中國經濟仍然將維持高速成長,但亞洲開發銀行(ADB)首席經濟學家李鐘和昨(13)日表示,中國大陸與香港形成「資產泡沫化的風險」正在增加

    李鐘和表示,中國大陸與香港的資產價格已經恢復到金融危機爆發前的水準,但他們擔心資產泡沫的風險會延伸到該地區。而該行另一位經濟學家莊健指出,中國一些主要城市房價上漲過快,中國政府應該採取預防措施防止地產泡沫化,並且打擊房地產市場的投機活動。

目前顯示,去年以來高升的房價雖然助長中國的經濟發展,但上漲的速度太快反而成為經濟發展的隱憂。中國在2010年的經濟成長將達到9.6%,但對於中國股市與房市的投機行為感到擔憂,因為中國政府的寬鬆信貸與擴張性貨幣政策已經提高經濟過熱的風險,也連帶誘發投機行為

熱錢流入中國 倍增 【黃怡錦/工商時報 2010.04.14摘要】海通證券昨(13)日估算,外匯占款扣除貿易順差與外國直接投資(FDI)總和所計算出的熱錢,仍維持較高水平,顯示熱錢流入中國依舊

而據申銀萬國測算,外匯占款規模扣除新增外貿順差和新增FDI,今年第1季熱錢規模為720.85 億美元,相較於去年全年規模僅695.46億美元,顯示熱錢流入規模明顯加大。

4大陸銀5年新增放款15兆人民幣 【黃怡錦/工商時報2010.04.14 摘要】中國工商銀行行長楊凱生撰文指出,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與中國交通銀行4大行在今後5年內風險權重貸款,將增加15兆人民幣

大陸二線城市 房價瀕臨失控【韓化宇/中國時報2010.04.14摘要】大陸一線城市房價飆漲已不是新聞,現在連二線城市都快淪陷了!包括天津、杭州、重慶、南京等城市,房價都已瀕臨失控邊緣。

如天津某建案3271坪才約13.6萬台幣,不到半個月就炒到快20萬。而大陸著名的溫州商人,便是這波炒房潮的元凶之一。   溫州商人給外界的印象,就是眼光銳利,哪裡有錢哪有鑽。大陸房市持續發燒,溫商更不會錯過這「炒房」良機。

 

青海省7.1地震傳有人傷亡和房屋倒塌 【摘要4.14.2010中央社】據中國地震局網站消息,截至上午為止,青海省玉樹縣今天7.1強震已造成至少67人死亡,當地電話通訊中斷、房屋倒塌嚴重。震區1水庫更出現裂縫,有關部門正採取緊急放水等應變措施。

目前通往機場道路已經損壞,與機場方面無法聯繫。當地居民說,地震導致當地斷水斷電,「電力全部癱瘓,喝不上水,買不到礦泉水。」

另一居民稱,州府所在地結古鎮絕大多數土木結構民房倒塌;超過1/3磚房牆體裂開,部分倒塌,「現在電話打不出去,信息(訊息)也發不出去,通訊網絡(網路)中斷,現在主要靠村民自救。」

西藏強震 芮氏規模6.9【摘要4.14.2010聯合晚報朱小明】美國地質勘探局 (USGS)說,西藏今天發生芮氏規模6.9的強震,震央位於昌都北西北94公里處,深33公里。

中國西南大旱 原因不只氣候而已【摘要2010/04/14 中央社】 地球氣候顛顛倒倒,但是環保專家說,除了氣候因素,西南乾旱也與人的作為有關。中國西南地區歷來雨水豐足,今年卻持續高溫少雨,不少地方河塘枯涸、大地乾裂、居民飲水困難,5個省區市計6000萬人受災。

大陸「財華網」49日報導,北京環保組織「綠家園」負責人汪永晨接受「南方人物週刊」訪問時說,這次西南大旱不能否認與氣候有關,但也要看到河流乾涸所帶來的影響。

「一條大渡河,可以建356座大壩,這會對生態、對沿江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什麼影響?」 長江上游要建8個大的水電站,金沙江上游已經建了8,一節一節的水都閘住了,下流全都乾涸,影響非常明顯。

對於發生旱災的西南地區水利建設,汪永晨直指有3項問題,首先是生態1條江河養育的不僅僅是人類,還有野生動植物。但這次旱災有多少動植物受影響,很少人注意。

其次是缺乏環境影響評估規畫。例如修金沙江水電站,往往只做局部環評而不做全部流域的環評,「只說這一段沒問題,這一段就可以建水庫,但這一段對全流域的影響呢?」

第三是水的所有權問題。江河是公共財產,但中國所有江河現在都被各大水電集團瓜分,「放不放水,農民要看(水電集團)老闆臉色。」

除了西南發生乾旱,北方也頻頻出現沙塵暴,中國今年可說出現了「南北同旱」現象。二者之間是否有關聯?汪永晨說,研究沙塵的專家化驗發現,自2006年到今年320日,吹進北京的沙塵含鹽量占了2%以上,相較之下,海水的含鹽量也不過只有4%

為什麼含鹽量這麼高?專家追蹤得出結論,就是內蒙古等地大量的湖泊全乾涸了,這些湖泊最後都成了鹽鹼湖,鹽鹼乾了以後會隨風飄揚。真的沙子飄不了那麼遠。這說明沙塵其實與人類對沙漠的過度開發、對草原的破壞有直接關係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