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政績135
【摘要4.22.2010自由社論】最近一家雜誌公佈了一份民調,有近六成的民眾認為,這兩年來政府不照顧一般老百姓,超過七成的民眾同意這兩年的稅制改革對企業和有錢人愈來愈有利。
前幾天,「政經風險顧問公司」公佈亞洲地區所得差距評比,台灣的貧富差距居然高過日本與韓國。這兩個數據,一個是民眾的主觀感受,一個是客觀的統計報告,兩者加總出相同的結果,顯然馬政府治理下的財富分配出了很大的問題,而這個不利社會安定的趨勢,未來更將有持續惡化的可能。
為什麼認定台灣的貧富差距不會改善還會惡化?主要關鍵在於馬政府的政策方針與執政心態。以去年八月主計處公佈的家庭收支調查為例,2008年國內最高所得組家庭的可支配所得,與最低所得組家庭比較,兩者差距達6.05倍,創下五年來的新高。
如果扣掉政府移轉收支,原始貧富差距更高達7.73倍,這個數字改寫了歷史紀錄。再把時間拉長來看,台灣的貧富差距從2002年開始逐年下降,到陳水扁交給馬英九時是5.98,前後對照,尤其清楚。
多年來,政府對家庭移轉收入的作為,主要是以低收入戶生活補助、老人生活津貼、老農福利津貼、身心障礙補助,及各項社會保險的保費支出補助,來提升低收入家庭的所得,這些不僅都是非常消極性的措施,而且治標,可以美化數字,卻不能治本。
但是為什麼做了這些「調整」後,貧富差距卻仍然會在馬政府手上暴升?甚至產生「兩年來政府不照顧一般老百姓」的觀感?問題就出在這個政權推出的政策效果上。
雜誌的民調,有五成四的受訪者認為稅制不公,多數認為原因在於薪水階級無法避稅、企業有太多租稅優惠;配以台灣的綜所稅72%來自薪資所得,等於九百萬受薪階級,扛起國家財政重擔的驚人比例,也就不難理解這種相對剝奪感是從何而來的?
許多人不能理解,為什麼政府只是為了要協助幾個特定產業降低出口中國的關稅,竟可全然忽略區域貿易協定涉及的是非常敏感複雜的分配問題,以及ECFA必然帶來產業外移、就業減少、薪資下降以及貧富差距更加擴大的負面衝擊?
道理很簡單,企業與有錢人不僅有助於妝點GDP門面,更是政治活動中很重要的金主,這個政權要延續,就必須為金主服務,因此金主擺中間,百姓放兩邊。
往來皆金主、出入俱權貴,還有個後遺症,不少重要指標性人物坐擁數億豪宅,以他們長期服務公部門的所得,恐怕一百年不吃不喝才能相對累積,這是怎麼回事?這些人叫「清廉」?那麼區分清廉與貪腐其實已經沒有太大意義了。
兩年來多數民眾一方面眼見國共兩黨與紅頂商人頻頻宴會酬酢大唱「讓利」,一方面卻發現這些「榮景」與自己的福祉無關,甚至背道而馳,房價破表高漲,但高官輕鬆搬進新居,政府忙著幫有錢人節稅,小民的荷包乾癟,然一毛錢也跑不掉。
最要害的是,這個政府明知現況如此,卻沒有調整修正的計畫,還打算加速加大繼續這麼做,坊間雜誌認為台灣已經淪為「不義之島」,孰令致之?「不義政權」,國民黨當之無愧。
參考資料:
房價泡沫化? 學者憂瀕臨警戒線【摘要4.22.2010中央社林沂鋒】台灣房價是否有泡沫化危機?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分析,房貸餘額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應小於40%,台灣現況已達瀕臨衡量房價泡沫化的「警戒線」。
莊孟翰表示,在正常情況下,合理房價主要評估原則包括:房貸是所得的 3到 6倍、房貸本息應小於家庭收入的 1/3、房貸餘額占GDP比重應小於 40%等。
為德不卒 【中國時報2010.04.22摘要】 八八水災迄今未滿一周年,重建工作還未告一段落,高雄、屏東、台東等受災嚴重縣市,紛紛收到中央催繳歸還「墊借調度款」要求,令三縣市大為光火,有人抨擊是雨天收傘,有違救援美意、不人道。
去年八八水災發生後,高縣、屏東收到中央緊急撥款各十五億元,台東則收到十億元,轉給各鄉鎮市投入救災使用,據悉這筆錢早已用完。 因這筆墊借調度款,屏東縣還為了林邊鄉沒錢買便當與中央互槓,讓縣長曹啟鴻一度背負未火速撥款黑鍋,現在竟要求從今年四月起、分兩年全數買單,令人為他叫屈。
當初中央發出調度款曾表明未來要從統籌分配款扣回,欠債還錢本天經地義,但受災嚴重三縣市正進行災後復建工程,資金需求迫切,中央要他們馬上還錢,恐易落人「為德不卒」口舌。
涉弊優退浮濫 監院糾正國防部【摘要4.22.2010中央社 溫貴香】監察院調查國防部所屬機關對聘僱人員涉嫌相關弊案,不但沒有依規定終止契約,反而准予優惠退離,認定國防部沒有善盡監督審核權責,今天通過糾正案。
監院認為,國防部未善盡監督審核權責,致該屬機關 (構)聘僱人員優惠退離措施因常態化流於寬濫,核有違失,予以糾正。
李鈞震:這就是貪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